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冯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冯倩:往事如烟

2014-03-25 10:45:04 来源:《寿阳家》作者:冯倩 
A-A+

2005年夏,冯仪、刘洁夫妇与儿子冯灏在坍塌的旧窑洞前

  宗艾镇桑窊村,是我的祖籍,也是“*****”(1966年8月)被***抄家后全家从北京轰回老家十几年生活过的地方。当年,我们姐弟三人都尚在少年,对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曾有过憎恶,也有过情结。她总归是深深地溶入我们生命之中的故乡。

  作为画家这个职业,我曾背着画夹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城镇、乡村,到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许多美丽富饶的地方。看到当地**开放后繁荣的经济,老百姓富裕的、现代化的生活,每当那时,潜意识中常常想到桑窊村人现在的生活不知怎样了?

  九十年代初,广东的经济相当发达。因工作关系我与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及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合作,经常出差到广东。一天傍晚,我与公司一位女同志漫步珠江边(她的祖籍也是山西,从小生活在北京,后来嫁了一位广东籍的丈夫定居在广州)。缓缓的江水里流动着五彩缤纷霓虹灯的倒影,游船上的客人正推杯换盏,酒醉酣淋,卡拉OK美妙的歌声若隐若现地在江边飘渺,真是灯红酒绿,烂漫温馨,恍若人间仙境。

  我突然问她:“你说什么时候山西人也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其实我心里在想着的是那个小小的一到夜晚就黑幽幽的桑窊村,因为我们全家七十年代末平反回到北京时,村里还没有电灯。如果对她讲桑窊村,她会一头雾水,所以我就笼统地讲山西,因为她毕竟是山西人。

  她扭过头,吃惊地看着我,半天才回答:“山西人可能永远也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因为那地方太穷了!”

  我曾应邀到西北地区搞创作,在甘肃的塬上,看到起伏的丘陵和土崖下的窑洞,我情不自禁地对同行的人讲:“这地方很像我的老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桑窊村的沟沟、坎坎、梁上、坡下。1976年打倒“***”**结束,我们全家平反又回到北京。想起当年曾像胜利大逃亡一样,怀抱着年幼的女儿,只带着一箱书和在文化馆工作时下乡画的一些油画写生和速写,回到北京的我,发誓再也不回这个倒霉的地方。可是每当我收拾整理我的画稿时,翻出当年在寿阳画的画,不禁回忆起这几张是为了尹灵芝纪念馆搞创作在芹泉乡赵家恼村画的写生,那几张是在蔡庄水库的写生,没有污染的天那样蓝,水那样清……其实我自己也意识不到家乡在我的精神上、生命中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

  2002年我回山西太原开会特意回了一趟桑窊村,我想去看看**中我们全家人在桑窊村住的小院,这个小院在村边的沟底。这是我自1978年回北京后的第一次回山西。一切都那样熟悉,那两眼窑洞及院墙还完整地在,院门锁着,我只好在外面绕着小院转。当年全家人每天必须挑水吃的那口井已被两块大厚石条封了,村里人已吃上了自来水。

  当我站在院门前准备照像时,瞬间,30多年前的情景一幕幕像电影般映入到我的眼帘:我仿佛看到父亲和母亲肩扛锄头,手挎萝筐背着小弟冯仪从沟底的小路疲惫地自田间走回家来,奶奶正在家里忙着给我们做饭。(**初期我的父母因为出身资产阶级,本人又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抄家后,从北京押解遣返回乡强制监督劳动改造。)我的眼睛模糊了,精神恍惚,我不知在哪里,过去与现实,时空在相互变换着,我心中默默地想:天国里的祖母和父亲,我回来看您们了!

  同行的朋友一声:“站好,笑笑!”喀嚓,相机的快门一闪,我突然醒悟过来,匆匆地离去。回到北京后,全家人看了我在老屋前拍的照片,回忆起那一段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已在美国定居的小弟冯仪决定带他的儿子从美国回桑窊村看看。冯仪的儿女都出生在美国,从小就在中国的传统与西方文化之间徘徊,在中国与美国的价值观中游走。冯仪不希望他的儿女忘掉祖国,忘掉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因为他们是中国人。

  2005年夏冯仪终于带着妻子、儿女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回到桑窊村。乡亲们拉着冯仪的手,深情地说:“三娃儿,你可回来了?”那两间窑洞已坍塌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儿子高兴地在土堆上跳来跳去,只觉得这地方太好玩了。他们照回来的照片我看不明白是在院子哪里拍的。

  2006年元月,我因去太原开会再次回到桑窊村。

  傍晚时分,暮色苍茫,汽车进了村,村里修了路,我找不到沟底,只好向乡亲打听,当车开到家门口时,眼前的情景令我大吃一惊。院墙已塌了一半,第一次回来我看到的两眼完好的窑洞已变成了一些土垛,这时我才明白冯仪一家人的照片就是在这土垛边拍的。我在这土垛、废墟间爬上爬下,努力地回忆着、搜寻着。曾经的炕在哪里,灶台在哪里,我们全家人曾在哪里吃饭,看书……记忆的闸门重新开启。30多年前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慈祥的祖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鸡叫头遍,就起身为我们全家人烧火做饭.开始了一天辛勤的操劳。患有高度近视、身为教师的父亲干了一天地里的活,晚间还要在煤油灯下为我们讲数学、物理及各门文化课,使我们姐弟三人没有荒废那宝贵的少年时光。母亲是医生,白天在地里接受劳动改造,晚上为乡亲们打针、看病。善良的乡亲们回报我们的瓜、菜、粮食,在那个年月是如此的珍贵。院里的一棵核桃树枝繁叶茂,秋天树上结满了核桃,父亲在房前、屋后种满了黄瓜、西红柿、葡萄及各种花草,微风吹过,满院飘香。一群小鸡跟随着母鸡在院里咕咭叫着、跑着,一派生机勃勃。虽然”**“期间,强大的政治压力与歧视犹如压在头顶的乌云,但我们有着家庭的温暖,全家人像岩缝里的草一样顽强地活着,在慈爱的祖母精心地照料下,在睿智的父亲谆谆教诲中,我们逐渐长大了。

  我和大弟冯健先后到了县文化馆、剧团工作,在经过最坚决的抗争,小弟冯仪才争取到了读书的权利。

  这个小院是我们在”**“中成长的摇篮,走出了我们姐弟三人。我成长为一名画家,大弟冯健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著名主播,艺术总监。他创作的专题音乐节目曾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小第冯仪于八十年代赴美留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历任美国国家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癌症、血液病著名医生,经常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这个只有两眼窑洞的小院不但孕育了我们这一代人,女儿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当我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从南方接回女儿,因工作关系不能将她带在身边,把女儿让祖母照看。祖母更加疼爱这第四代小外孙,悉心照料,关爱备至。每当我回来看她,她便拉着年迈的姥姥,张开小手,跑向院门,扑进我的怀里。女儿如今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当年考大学时,曾以艺术类考生全国最高分,同时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三所院校争相录取她。大学毕业后,又以全国艺术类考生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音乐学院公费硕士研究生。

  她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学本科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怀念我的姥姥》,文章无限深情地怀念曾精心哺育、照顾她的姥姥,读来感人至深,可见她对祖母的怀念及在山西幼年那一段生活的印象。至今她将姥姥的放大照片放在自己的书桌边,日日夜夜瞻仰着怀念着。

  在山西时她太小,可是我不知她竟有如此强的记忆力,回北京后的第一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全家人正在吃葡萄,大舅冯健问她:“滨滨,你还记得桑窊的窑洞吗?”她说:“我记得有一只拐鸡,我老在鸡窝边等它下蛋。院里还有棵葡萄树,可是葡萄还没长大,我们就回北京了。”

  打倒“***”,我们全家终于盼到了天明。父母的冤案得到平反,全家人又要回北京了。走时是夏天,小院里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全家人都恋恋不舍,它使我们度过了那令人心酸,却又充满无限温情的十几年。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当年祖母、父亲希望我们达到的。无论我们成长的道路多么坎坷,多么艰辛,我们始终铭记着祖母、父亲对我们的教诲:“正正直直、本本份份地做人,尽心竭力地做事,热心、诚恳地帮助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一直走着一条健康向上的人生路。

  天完全黑下来,当年院中那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如今已枯干的枝干在冬日的寒风中摇曳,一片凄清。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皆已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我呆呆地站在院中,耳边仿佛听到从窑洞里传出来冯健拉着悠扬的小提琴曲《梁祝》,冯仪拉着那幽怨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女儿冯滨弹奏着雄浑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枪》,这此起彼伏的音乐形成一首无题的交响乐,穿越时光的隧道在我耳畔回响……

2005年夏,冯仪与冯灏在院门前

2002年冯倩在故居窑洞前

2006年元月于北京

发表于2006年第四期《寿阳家》杂志,今略作修改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冯倩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