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冯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两个侄儿女回国记

2014-03-25 10:29:40 来源:《寿阳家》作者:冯倩
A-A+

冯倩带着冯灏、冯泓爬长城

  冯灏、冯泓是我小弟冯仪(冯仪于1988年赴美留学,现在美国任医生)的一双儿女。冯灏12岁,冯泓5岁。他们出生在美国,在美国长大。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的言谈、举止,包括外貌都很是西化。冯仪、刘洁(冯仪的妻子)夫妇为了使他们的儿女不彻底美国化,不忘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每到星期六,冯仪夫妇开车送两个孩子去读中文学校学中文,练中国传统的武术。为了让他们学说中文,甚至将家中所有的美国电视台都关掉,只允许看中文电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免费提供中央4台全部节目)。在家必须说中文,而且每逢暑假都带他们回国,因为家中所有的亲人都在国内,所以这两个孩子的中文与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2005年的夏天,他们在国内生活了2个月的时间,我与他们打了2个月的交道,感觉到中美文化确有许多的不同,很有意思。和当年我带女儿的那种经验与感觉完全不同。

  冯灏是个聪明、俊朗的男孩,与同龄孩子相比个子很高,鼻梁上架着一副小近视眼镜,很像受世界儿童喜爱的电影《哈里·波特》中的小男主角,调皮捣蛋,一会儿也不闲着。暑假的三大任务:练武术、打乒乓球、学数学,因为美国的数学课程与中国不一样,做父亲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回国能够多学些数学知识。冯仪回美国上班了,临走给他留了一大堆的作业。刘洁带着女儿去外地看望姥爷、姥姥,剩下我一人对付这个捣蛋鬼。整整一个暑假,我们每天都在北京的南北城奔波,就连酷暑难耐的三伏天都没有休息一天。

  每天清晨7:00出发,赶到南城的北京武术院与暑期来京集训的几十个孩子开始一上午的训练。教练是位20多岁飒爽英姿的女青年,别看这位女老师年轻,却很有教学经验,颇具江湖豪气,曾在许多国家教授过中国功夫,训练这群孩子不在话下。

  上课前孩子们先在院子里跑10圈,然后再开始基本功训练。里合腿、外展腿、乌龙盘打、马步冲拳、下腰、劈叉,这些孩子按年龄大小分成两队训练。学员中有北京的、有外地的,还有像冯灏这样从美国等国家回来学习的外籍孩子。可别小看这群孩子,日后可能会涌现出名扬四海的武术大家、武打明星什么的,现在活跃在世界影坛的几位华人武打明星就出自这家武术院。

  时值三伏,黄豆般大的汗珠滴答、滴答地从孩子们的头上、身上甩下来,小背心、运动裤被汗水浸得像水洗过一样,可没有一个孩子叫苦,每天的训练都非常认真、努力地按照教练的要求在做动作,小孩子学什么都快,我眼看着他(她)们从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到很快掌握了基本功。腾空高高地跃起,非常漂亮的鹞子翻身,如旋风般的扫堂腿,真精彩!没多久,小家伙们就能手持刀、枪、棍、棒,在武术馆里跳跃着,飞舞着练真功夫了。

  我还以为冯灏吃不了这个苦,新鲜两天就够了,没想到这个调皮鬼还真行,挺要强、真能吃苦,一天都不落课,因为他在美国学过一年武术有些基础,所以在这些学员里也算是不错的,两个月下来学了不少本领,学了几套少年拳。我曾问过他:“你怎么想起来学武术?”他说:“我在美国看了几部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的武打电影,特别喜欢,可没地方学。前年我们住的小区来了一位读博士的大陆学者,从小曾向浙江省武术队教练学过,练就了一身好武功,义务教授我们习武,我特别喜欢!”

  在武术馆最让冯灏出风头的是当翻译。一天一对美国夫妇带着一双十几岁的儿女来到武术馆,他们是到中国来旅游的,利用一天的时间来武术馆向最正统的中国武术教练学一堂课,以满足孩子们热爱中国武术的愿望,虽然身边有一位女翻译,但武术的专用术语,她翻译起来很是困难,教练邀请冯灏担任翻译。我们先带着他们去买练功的鞋,冯灏替他们与体育用品商店的老板讨价还价,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把老板逗得挺高兴:“这小孩真棒,英文讲得真好,这么小去哪儿留学了,鞋便宜就便宜点儿吧!”冯灏心里美滋滋的,当了两个小时的翻译,平时掌握的熟练的中、英文口语这次可派上了用场,同时又多了两位在美国爱好中国武术的小朋友。

  中午我们匆匆地在街上吃了点饭,下午2:00点必须赶到西城体校进行乒乓球训练,我们为冯灏选了一位曾在国家队任陪练的优秀的乒乓球教练。对冯灏从最基本的挥拍姿势开始,到多球训练,与同队的小同学打比赛,一个暑假从握拍姿势不正确到经常打赢同队的小朋友,进步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一个暑期,我带着冯灏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碰到许多像他一样的利用假期从国外回来学武术、打乒乓球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走出国门,现在国外工作的一代精英。他们热爱祖国的心情,表现在对自己的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上。武术、乒乓球是承载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和传统的载体,这些孩子是连接世界文化的纽带,是将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乃至发扬光大的希望,正所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冯灏在体校进行乒乓球训练

  晚上还要去上数学课,美国的数学课不如中国孩子学得深,计算能力也不如中国孩子快,但在其它方面的知识要学得深很多。比如生化,他们从小就学到DNA、染色体、遗传基因等等,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各有千秋。数学老师每天都要留许多计算题,一开始他计算得很慢,但很快计算能力飞快地提高,并为做数学题而乐此不疲。

  星期天带他去上钢琴课,虽然疏于练琴(实际上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尽是错音,弹得也结结巴巴,可弹琴的那派头颇有大师的范儿,都说国内的孩子读书读得太苦太累,我看他比国内的孩子还累,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望子成龙,从小就严加管教,谁知道是错是对,好还是不好,反正我们从小也是在父亲严格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繁忙的假期很快乐,但也有让我很烦恼的时候,冯灏晚上不睡觉,半夜起来偷看金庸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早晨不起来,拽他起来上武术课,他对我翻白眼,就是不起,我难免说他。他在日记本里写到“姑姑太好DEBO(嘚啵,北京方言唠叨的意思,他不会写中文,用拼音代替)太烦人,所以我要常常回来烦她。”这孩子太调皮了。

  刘洁带着小妹妹泓泓从姥姥家回来了,泓泓是个优雅秀丽的小姑娘,长长的睫毛下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这是个多情善感的小姑娘,有着极高的表演天赋。带她一起去哥哥的体校看乒乓球训练,休息时她给大家惟妙惟肖地模仿在农村看到的大母猪的样子,挤着鼻子,眯缝着眼,哼哼着;蹿着、跳着、“汪汪”地学着看门大狗叫;学着母鸡“ge、ge、ge”下蛋的样子,太可爱了,老师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一个日本小姑娘不会讲中文,摸摸她的头,拉拉她的手,表示友好,喜欢她。

  带她去游颐和园,看到了一群小野鸭,她会发出悲天悯人的感概:“这群小野鸭,如果他们没有妈妈,会很可怜哟!”小小的人儿,极富想象力。

  闹闹轰轰的暑假结束了,该回美国上学了,我送他们去飞机场,两个小家伙都依依不舍,国内有他们的亲人,又结交了很多小朋友,有数不尽的好玩的,好吃的,他们挥着小手:“姑姑再见,明年我们还回来!”

  我很想念他们,夜里常常梦见他们。冯灏双肩背着个大书包,嘴里说着、唱着、蹦蹦跳跳地在我前边走着,回头告诉我:“姑姑,这才是真正的美国黑人的说唱音乐!”我领着泓泓的小手漫步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不知道她又有什么突发奇想……

  冯仪来电话:“冯灏回美国后成了武林高手,数学考了A+(105分),乒乓球打遍全校无敌手了。泓泓明年也要回国学武术、打乒乓,明年他们都要回国参加杭州的世界武术大赛。”

 

冯泓参加2007年世界武术大赛获儿童组一等奖

2005年10月

写于北京

此文曾发表于2006年《寿阳家》杂志第5期,今略作修改。

 

  附:冯灏10岁时参加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比赛,获一等奖,作文的题目是《回国旅游随感》

  回国旅游随感

水乡周庄

冯灏(10岁)

  观豫园

  爸爸要去上海开会,决定带我们全家回中国。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要去上海我最想去的是豫园,因为在中文学校我读过一篇关于玉玲珑的课文,我想亲手摸摸这块奇妙的大石头。

  到上海的第二天,妈妈带我和小妹妹去了豫园。终于,我们找到了这块大石头,可惜它被栏杆围上了。我只好远远地观赏它,想象着在石头下面点上香,那七十二个孔里不断冒烟的样子。我不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发现它又是怎么将它从太湖里捞上来的,要用多大的船才能把它运到上海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看到它的神奇?

  去周庄

  妈妈、姑姑和我去了周庄。周庄在离上海不远的地方,是一座水城。小河就是街,在小河的两边有许多房子,矮矮的,跟上海的高楼完全不一样。我看见人们就坐在河边喝茶、下棋、买卖东西。到周庄游览的人太多了,也许大家都想去看看中国南方的水上村庄是什么样子的。

  登长城

  在北京,我去过天坛、北海、故宫和长城。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长城。在登长城的过程中,把爸爸、妈妈落得远远的。站在烽火台上向远处看,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群山和长城,好像远处的烽火台比我脚下的还高。课文上说长城有6400公里长,为什么叫它万里长城呢?今天我才知道,1公里等于2里,那么就是12800里了,难怪叫万里长城!下次回国,我想去山海关和嘉峪关。这样,我就等于走完了整个长城上的著名关隘。

  (寄自美国)

北京天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2月13日第七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冯倩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